買分紅保單 留意收益浮動 [2025/8/25]

經濟日報 記者 夏淑賢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甚至超高齡社會的趨勢,民眾對退休準備的重視日益升高,不少人將「分紅保單」視為長期儲蓄與退休金補充工具,除可享有基本保障功能外,還可以達到資產的累積與參與保險公司經營成果,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財工具。中租保經副總經理蔡宏智提醒,分紅保單機制複雜,紅利並非保證,建議民眾投保前應充分了解,把握五重點審慎評估是否符合個人需求。 蔡宏智指出,想投保分紅保單,補強退休準備,應留意五大重點,即一、紅利非保證,收益浮動;二、紅利用途須審慎選定;三、解約有風險,宜長期持有;四、保費與保障要能符合需求;五、投保前詳閱紅利試算與情境分析。 蔡宏智表示,首先分紅保單要留意紅利並非保證,收益會浮動。因為分紅保單的紅利來自保險公司實際盈餘,包括死差益、費差益與利差益。紅利金額非固定,保單所示多為預估值,若公司經營不善、投資不利,紅利甚至可能歸零。 其次為紅利用途須審慎選定,蔡宏智表示,常見的紅利處理方式包括:現金領取、累積生息、增額保額或抵繳保費。民眾要注意部分的分紅保單一旦選擇後將無法更改,建議依退休財務規劃提早配置,例如選擇未來可領現的紅利方式。 另外,建議分紅保單長期持有,蔡宏智說明,分紅保單屬中長期的商品,短期解約可能導致解約金低於已繳保費的不利影響,也就是解約有風險。因此民眾若將分紅保單做為退休金規劃準備,建議持有十年以上,長期持有較有機會看見分紅保單所帶來的紅利效益。 第四點是保費與保障要能符合需求,蔡宏智說,與定期壽險或純保障型保單相比,分紅保單的保費較高,但保障可能不一定能符合需要。因此對於預算有限者,仍可考慮將部分資金用於純保障型商品,另搭配投資工具規劃來累積退休金。 最後一點是要詳閱紅利試算與情境分析。因為保險公司會提供樂觀、中性、悲觀三種紅利試算情境,對退休族群來說,更應關注其中的悲觀情境,留意悲觀情境下保單是否仍能提供足夠的現金流或價值累積。 蔡宏智表示,建議民眾購買分紅保單前,可詢問保險業務員,其紅利是否保證?若公司虧損則是否就沒有紅利?如果中途解約估算損失金額多少?保單紅利用途是否可再調整?還有哪些退休準備商品可以搭配? 蔡宏智表示,要提醒民眾的是,分紅保單可做為退休準備的補充選項之一,但並非主力方案,應適時與其他保障型商品搭配,讓退休財務計畫可以更為穩健。